一,
不得不说人是一种精神性动物。
比如我,一个写号的答主,自恃发表过不少体制内的职场文章,有百科全书式的工作应对经验。
但当领导在晚上给我发一条消息,说明天上午必须完成某篇汇报的时候。
我的心中仍然起了涟漪。
领导没有明说要我加班,但他在这个时点给你下明早的通碟,暗含的意思就是:
“我已经提前告诉你工作的紧迫性,你自己评估下节奏,如果来不及的话(必定是来不及的),你最好现在就开始加班,不然明天完不成就是你的责任了”。
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。
我当然可以选择不加班,我可以选择明天上午完不成,但如果这样的话,我得做好迎接领导指责的准备。
——“昨天已经特意提醒今天上午必须完成的,如果来不及就要早做准备,结果上午还是完不成,这个什么工作态度?不像样、真要好好反省了”。
是的,我可能得做好接受领导批评的准备。
有人说,批评就批评呗,有啥了不起的。
道理上没毛病,领导的批评既不会让我的肉体承受一丝的痛苦,也不会让我的物质所得减少一分。
至于玄学升职,直属领导本身只有建议权,我也根本不想升职。
那么我在怕什么?
我什么也不怕,只是那种无形的压力,让我整个晚上无论做什么都似乎失去了激情。
玩游戏,兴奋感没了;看片子,有点没意思;就是写知乎,也没了感觉。
脑子里不自觉的设想着明天他会如此指责我,我该如何应对的场景。
所以我才说,人类是一种精神性动物,我们深受其扰,任何人都难以独善其身。
我见过太多的人,他们在面临我这种状况的时候,还是被迫加班码字了。
与其心神不宁,坐立不安,不如把事情做了,得到一个心里上的安宁。
美名其曰安慰自己,不把事情拖着。
没有什么比得过心里上的“安宁”,不是吗?
但这终将成为很多人痛苦的根源。
实际上,我们选择了一条容易走的路。
可能有人会说,我都决定晚上苦逼加班了,怎么会是“容易走的路”呢?
可惜,恰恰就是。
因为服从、顺从,是我们在面临大多数问题时的选择。
尽管加班很痛苦,但它不用面对批评,相反还可能获得表扬。
尽管加班很痛苦,但挨批评的精神压力没有了。
在加班痛苦和挨批压力的两难中,妥协选择了加班。
在实体痛苦和精神压力的两难中,很多人宁愿选择实体痛苦。
然后,第二天看着另一个没有加班的同事被领导骂。
于是心中窃喜,何必呢,还好我把事情做了~
好,到目前为止,我只是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,并没有给出观点和答案,且听我继续说下去。
二,
大家知道我长期是在基层窗口混的。
窗口这个地方是个好地方。
最多的时候,一天能聊满八个小时,按五分钟一个计算,正好接待近100个人。
这种感觉,其实和老教授看专家门诊是一样的。窗口的特点是,如果你天天待在窗口,你会烦躁、焦虑。
待久了,有一种一天也不想再待下去的感觉。
可是,一旦你在窗口干过。
胸中就埋下了一颗种子,你就打心眼儿里知道什么叫“为人民服务”。
想想也对,体制内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,但为人民服务也有直接服务、间接服务和伪服务(形式主义)。
经历了直接为人民服务,接下去,做任何事情,都会拿来作比较。
这时候,你心中自然就有杆秤,知道啥玩样儿对群众是有益的,啥玩样儿纯粹就是对领导个人有益;啥玩样儿对业务能产生正效益,啥玩儿样儿纯粹就是形式主义。
所以,我反形式主义,不是说我本身对形式主义有啥意见。
而是我“眼界高了”,同样的精力,花在形式主义上我觉得浪费了,远比不过和群众“唠嗑”。
最近,我们厅里有急访,信访部门快撑不住了。
于是派我作为业务支持下去支援,接待急访。
一般人接到这活儿就皱眉头,但我心情舒畅,啥都不用准备,赤膊就上阵了。
和急访群众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,直到把泪汪汪的群众送走。
很多政策性的东西不是我能改变的,残酷的社会现实也决定了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。
但不妨碍我接待群众、和他们唠嗑。
这一接待,信访办就爱上我了。
之后每次急访,都指名要我去。(这当然不可能,我很忙,“出场费很贵”的)
怎么说呢,这事儿再难、再苦,但自有它的意义,比搞什么“精装成册”有意义多了。
所以,领导很奇怪。这么烦人的事你为啥那么兴致高昂,平时让你搞党务你为啥总没激情。
哈哈,因为接待群众是为了群众,而搞党务纯粹是为了你这个书记啊,哈哈。
只能说我对领导的感情实在是不深呐~
三,
身在体制,要把自己立住。
所谓立住,就是你有“信仰”,有定力,有追求,有锚点。
你坚定不移、坚韧不拔。
举个例子,比如说,你爱财(金钱价值主义),那么就请爱财。
请把你的双眼,紧紧得盯着工资奖金收入。
然后,你就会发现,你待在体制内完全是个错误。
因为这地方收入几乎没有增长,没有KPI和绩效机制。
这对爱财的人是个莫大的讽刺。
如果你真的爱财,你要么选择离开体制(不在今天讨论范围),要么选择去钻营怎么兼职(违规),要么就得选择对等躺平(只按收入标的投入工作、平衡收支)。
这个时候,你的锚点就是价值平衡:
干到四点回家、赚了;干到五点回家、平仓;干到六点回家、亏了;干到凌晨回家、滚你妈个蛋。
对不对?
什么领导?什么体制?什么工作?天塌了和你有关系吗?
没有,你应该只关心是不是对得起收入,其他一概与你无关。
你的锚点既然是钱了,就请牢牢站住自己,告诫自己,让一切低于盈亏的东西统统滚蛋,而且不需要有任何心理压力。
总而言之,在体制内生活,请你熟练的掌握并计算自己的盈亏,然后做出斩钉截铁的决定~
再举个例子,比如,你潜意识里有仕官情怀,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。
那么你的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,你做一件事,要考虑的就是“这究竟是真的推动工作、有利于国家人民?还是爽了个别官僚、满足了他们媚上的形式主义”。
那么,你就可以“横眉冷对官僚指,俯首甘为群众牛”了。
领导让你写讲话稿,也不是说不写,而是别超过半小时就行了,意思意思。
百折不挠、百催不写,要么你就把我换了,要么你就得跟着我的节奏来。
只有牢牢在心中装着群众,才能抵御一切来自领导的压力。
最后,有的人如果确实想上进、想当官、想坐上发言席、指点江山,那么你的锚点就是职级,其他的一切都可以舍去。
尽一切可能的接近各级领导,拍好领导马屁;
尽一切可能提高能力,尤其是讲话和写稿能力;
尽一切可能去展示自己、去营造声势。
这就是一场赌博,赌博就是你该下的本。
大投入、高风险,很可能脱颖而出,更有大概率一事无成、默默无闻。
但别抱怨工作辛苦,也别抱怨得不偿失,这就是你所选择的道路。
成功了,今后逼我们写稿子的就变成了你;失败了,你的努力就全部白费、心态失衡。
这也是种选择,无可厚非。
四,
最终,那天晚上我忍住了、没有动笔。
我知道明天领导可能要叽叽歪歪、甚至可能发怒。
但我坚决不动。
是我的信念给了我勇气。让除了锚点之外的所有东西都变成了浮云。
我不再恐惧,明天就会一会领导吧~
我将以人民的名义与之进行对抗(当然是软对抗)。
体制内的特点,决定了随风飘摇的人往往也过得非常随机。
来了一个通情达理的领导,似乎能过几天好日子;换了一个鸡血领导,就变鸡飞狗跳、不得安宁了;换单位、换岗位,并不能解决问题。
只有想清楚自己的基本诉求是什么,自己的价值锚点是什么,强化自己的信念,才能够渐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任外界风雨飘摇、我自岿然不动。
活得平静、坚定。
能做到这样,也就可以了。
于是最后,我想起了老张。
老张无疑是老油子的代表,我向来是不屑的。
但是,老张的所作、所为、所言,恰恰很有框架、立得住,说不干就不干,理由一大堆,浆糊一大桶。
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张无师自通,慢慢摸到了自己的锚点,他认准了属于他自己的道理,从此便不再仿徨。
所以,我从来不会对老张有什么意见,过好体制内的人生,我们要善于学习。
向领导学,也要向老张学。
这本就是一份没有大前途、又不至于饿死的工作。将有限的八小时充实在真实的业务中,并快乐的生活在体制内才是每一个体制人应得的~
一辈子很短,愿早日悟道。
共勉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投稿,内容仅供参考学习,不代本站的观点和立场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