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抽空讲一个点菜。
有一度我最烦的就是点菜,无奈身在其位不得而已,于是也练就了一些点菜得技巧。
八项规定后,吃饭很少了,不过点菜老套路还在~
首先,有谁来点菜这个问题不取决于你,而是取决你的领导。
正反两种领导我都见过。
第一种是“吃货”型的。
他自身相当有品位,对吃很有研究、也很讲究。
比如,他对某个菜、某种烧法、是属于某个菜系了然于心。
他对某种鱼是养殖的还是野捕的甚至是特供的也知之甚知。
这样的领导,你帮他点菜,你简直是在侮辱他。
你是在挑战他对于菜品的绝对权威和发言权。
因此,如果你抢先点了菜,下半场你会被他诟病而死。
——“这个菜是它们家的短板,烧的非常难吃,懂的人都不会点的。“
——“那个菜是它们家最大的特色,你怎么会没点呢?”
诸如此类。
要么,你拥有比对方的更丰富的菜品知识,硬刚上去;(不过,硬刚领导你懂的,得不偿失)
要么,你只能不断的道歉“是我不好,我没经验。。。”
你看,点个菜点成这样,还不如不点呢?
当然,有人也许会说,你说的我知道啊。可对方是领导,我总不能把菜单扔给对方,命令对方点菜吧。
这个,当然要注意技巧。
点单前,可以故作恍然大悟的说,点菜啊,好像X局点菜是真有水平,点的菜都很好吃,不知能否请X局指导、让我们开开眼界。
或者故作谦虚地说,我就怕点菜点不好扫了各位领导的性质,等等。
一般而言,对这种“吃货型”领导,他巴不得出手点菜呢,马上变会借坡下驴,熟门熟路的开始点单了。
而你,也就可以闭着眼睛只管吃了。
所以,就我经验来说,遇见“吃货型”领导,倒是件好事,麻烦的,是另一种领导。
第二种,“食草型”领导。
之所以说他“食草型”,是因为他对吃似乎完全不感兴趣。
好比牛在吃草,看似吃的很是卖力,但是表达不出兴奋感、渴望感。
你就是给他点一桌满汉全席,他也不见得会有啥高兴。
而这种领导,恰恰就会对点单唯恐避之不及。
你想想,他对吃既已如此无感,怎么还会对点单感兴趣呢?
面对这样的领导,那就硬着头皮上吧~
不过,越是这样的领导,对菜品倒也不会过于挑剔,就当是锻炼了吧。
接着,正式开始点单要诀:
第一,先搞清楚点几个菜?
是的,点菜是一门技术活儿,讲求分层递进。
就好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样,先解决最底层的,然后再一层层往上走。
最底层的,就是应该点几个凉菜?几个热菜?
这个没有绝对,因为每家餐馆的餐盘大小就不一样,菜量也不一样,地区间差异还特别大。
比如,北方菜量大、南方菜量小,就不能从一而论。
但对自己所在地,总可以有一个大致的判断。
比如,以10人为例,我们那边要点10+4个菜,其中凉菜6个,热菜8个。
此外,还要一个大汤、两个点心。
同理,如果是12个人,就点16个菜,7个凉菜,9个热菜。
如果是8个人,就点12个菜,5个凉菜,7个热菜。
规律就是”人数+4“的菜品。
不过对大于12人和小于8人的,数量还需要进一步调整。
第二,是菜品。
菜品也不难,荤菜,按照鸡、鸭、猪、牛、羊、鱼、蟹、虾、鲍(参)来点。
前面是肉类,后面是海鲜。
你会发现,正好是9个菜。由于羊、蟹、鲍等不一定常点,也可以置换。
然后是蔬菜,一个绿叶,一个非绿叶,再加一个菌菇。
这就已经12个菜了。
以上只能说个菜的大类。防止重复点同类的菜,就是点单中的大要诀。
实际在点单过程中,菜品五花八门,还有些半荤半素的,可自行掌握搭配。
最后,还留了两个菜,就是用于点店里的特色菜,什锦菜,招牌菜,如果特色菜和上述种类有重复,那么也可以相互置换。
毕竟,食物的种类是难以穷尽的。
最后是点心和例汤。
点心要准备上两个,作为托底保障。
万一桌上的菜不够吃,来不及补,就要靠点心托底,有两个点心在就永远不怕难堪。
理论上,就是浪费也没办法。
至于例汤,档次高的一人一盅,一般就一大锅。
基本上,按照这个心法口诀点单,大差不差,基本的点单问题就解决了。
此外,还有一个好办法,就是在遵循上述要诀的基础上,具体请服务员为你推荐特色菜品,你只要说,先给我来个”带鸡的“,再给我来个”带牛肉的“,。。。
服务员就会帮你完成选择,怎么样?是不是特别简单、压力全无了?
最后,如果有价格要求,也可以报给服务员,让她来帮你掌握就行。
以上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投稿,内容仅供参考学习,不代本站的观点和立场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